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补偿电容是否可看作感性负载的第二电源?

在配有无功补偿的低压配电系统中,感性负载运行时,电容才会投入或切除;而对纯电阻性负载,电容无反应。当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下降到控制器的下限时,电容器投入;这时变压器总电流下降,功率因数升高;这时如果手动切除电容器,变压器总电流立刻升高,功率因数下降;变压器下降或上升的电流与电容投入或切除的电流相等,因此,我个人认为补偿电容可看作感性负载的第二电源;望高手斧正。
在电力系统中,只有阻性负载和感性负载,这里的电容属于改变相位补偿,也就是补偿电容,不能作为负载来看,电子中有容性负载
在配有无功补偿的低压配电系统中,感性负载运行时,电容才会投入或切除;而对纯电阻性负载,电容无反应。当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下降到控制器的下限时,电容器投入;这时变压器总电流下降,功率因数升高;这时如果手动 ...
弓连成 发表于 2011-4-22 23:02
对于技术性的东西,我觉得我们都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发明家。对于很多基础理论知识不明白的东西,我认为只要多看看书或者找些相关的资料看看,也就会明白了。技术性的东西,不是说个人认为或者说把它当成就可以的事情,那是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来证明的!技术和知识!几个字而已,我想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它了,或许那样就不会再被人随便把它认为什么了    在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一种是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比如:5.5千瓦的电动机就是把5.5千瓦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水泵抽水或其它需要的负载。各种照明设备将电能转换为光能,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照明。有功功率的符号用P表示,单位有瓦(W)、千瓦(kW)、兆瓦(MW)。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比如40瓦的日光灯,除需40多瓦有功功率(镇流器也需消耗一部分有功功率)来发光外,还需80乏左右的无功功率供镇流器的线圈建立交变磁场用。由于它不对外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无功功率的符号用Q表示,单位为乏(Var)或千乏(kVar)。无功功率决不是无用功率,它的用处很大。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动,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因此,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变压,交流接触器不会吸合。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现举一个例子:农村修水利需要开挖土方运土,运土时用竹筐装满土,挑走的土好比是有功功率,挑空竹筐就好比是无功功率,竹筐并不是没用,没有竹筐泥土怎么运到堤上呢?   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那么,这些用电设备就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的端电压就要下降,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无功功率对供、用电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  (2)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3)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  (4)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供给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这样用电设备才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这就是电网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道理。
感谢罗工的详细讲解!学习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