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教你两招小经验 [打印本页]

作者: 侯二哥    时间: 2008-1-17 22:25     标题: 教你两招小经验

第一招:巧接高压线
    高压线打火烧毁后,够不着高压嘴,换高压包代价太大,用带线的高压帽接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我的具体接法是把高压包上烧坏的高压线全部剪去,好的部分留下来,新换的高压线比好长度,(注意不要太长,跟原包线的长度差不多就行了,线的粗细最好一样)两线对接,注意距离一定要短,用旧高压帽上的皮管套在焊点出,并涂上硅脂,外面用胶布多缠几层,这样接口处就不会打火了,高压帽的皮管平时注意收藏,用时也方便。用这种 方法处理高压线烧毁省事、省时、比换高压帽还快!大家可以试试。
第二招:巧换管座
    电视在雨季容易受潮,更换显像管管座是小菜一碟,好多用户都敢自己下手,但处理不好或方法不得当、不但会影响使用寿命,严重者还会损坏显像管;第一,要选好的配件,如“正驰”牌正品管座。第二,聚焦线焊点一定要短,焊好后最好用硅胶封闭一下,显像管管脚上的锈点一定要擦净;按新管座时要对准管脚,用力要稳,最好用装新管座的盒垫在尾板后面,用手掌向力推,这样做安全系数要高些。处理完毕后找一食品袋把尾板包起来,(薄点的、不影响散热)可有效防止潮起进入,这样可延长管座的使用寿命。
作者: 正方形    时间: 2008-1-18 20:45

谢谢,我学习了.
作者: 惠阳晨明    时间: 2008-1-20 1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天域电器    时间: 2008-1-20 19:30

虽然这两个小法不是很灵光,但也谢谢楼主的苦心!
  1,缠胶布不耐用的,顶多几个月就漏电(我用的是用一条透明软胶管套在接头上/两头再封死,呵呵没见返工过)
  2,直接在新管坐里挤上灭弧灵封死再换上呵呵也没见返工过!
作者: xy1399    时间: 2008-1-20 20:33

看来各有各的办法,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3504811    时间: 2008-1-20 21:09

楼主的方法已过时,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我曾经回复过换管座能用10年,但会短了财路,大约在2000年至今,就大多采用"拆管座涂灭弧剂于放电腔里"的办法,7~8年来还没碰过经我手的管座出现受潮的现象.本人自创的方法今日才说,太多的人知道了就不是好事啦!为证明楼主的方法该改进,不得以说出来,具体操作就不用说啦!
作者: yyccdd    时间: 2008-1-24 20:20

强大
作者: jik.dzwx    时间: 2008-1-25 17:07

谢谢!
作者: 王红旗    时间: 2008-1-25 17:42

看来各有各的办法,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王红旗    时间: 2008-1-25 17:45

看来各有各的办法,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船用维修    时间: 2008-1-29 22:16

谢谢
作者: wybo    时间: 2008-2-12 20:40

不错,谢谢分享经验
作者: zrm.jiadian    时间: 2008-2-18 21:42

牛牛!!有时间各位师傅多发表一下自己的维修经验让小弟我们学习一下!!谢谢!!
作者: 章鱼1999    时间: 2008-2-18 22:18

看过!支持!
作者: jqr    时间: 2008-2-25 00:29

谢谢,我学习了.
作者: 长军电器    时间: 2008-3-5 00:42

虽是简单的问题,但搞好不容易。谢谢分享
作者: opwjp    时间: 2008-3-5 19:21

将灭弧灵放于放电腔里其主要作用就是防止空气进入氧化电极.
作者: 深海之蓝    时间: 2008-3-12 02:55

看来各有各的好处
作者: 陈建平    时间: 2008-3-14 11:51


作者: zhangrend    时间: 2008-3-14 16:33

谢谢,我学习了.
作者: 姜斌    时间: 2008-3-24 22:33     标题: 又学到不少 多谢指教


作者: dcdqzjf    时间: 2008-3-24 22:43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放电腔里都涂满灭弧灵了,还要放电腔干嘛
作者: WGL442531    时间: 2008-3-24 22:45

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书包    时间: 2008-3-25 10:41

学了 谢了
作者: 江旭    时间: 2008-3-25 10:47

管座用上十多年对我们没有好处。
作者: 桥东电器    时间: 2008-3-25 10:55

放电枪涂上灭弧灵等于取消放电通路,有孛电路设计初衷。还是安全为好!
作者: 熊金鹏    时间: 2008-4-22 10:39

真是各有千秋啊!
作者: uai7891    时间: 2008-5-8 20:45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吗?你说是吧
作者: wushiliu602    时间: 2008-5-9 09:32

学习一下了
作者: 阿庄    时间: 2008-5-9 10:10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哥们我对你的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太有才了。
作者: 阿庄    时间: 2008-5-9 10:18

用塑料袋包住尾板应该有效。
作者: 薛祖江    时间: 2008-5-9 11:04

各有各的办法,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ruilin83685    时间: 2008-5-27 23:29

经验很好,支持版主!
作者: 剑笑    时间: 2008-5-27 23:39

把管座内腔有硅脂密封一样耐用
作者: 天空空    时间: 2008-5-27 23:51

管座我好久没买过了,换一个洗一个,还给它放点油
作者: 三和家电    时间: 2008-8-14 11:38

原帖由 3504811 于 2008-1-20 09:09 PM 发表
楼主的方法已过时,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我曾经回复过换管座能用10年,但会短了财路,大约在2000年至今,就大多采用"拆管座涂灭弧剂于放电腔里"的办法,7~8年来还没碰过经我手的管座出现受潮的现象.本人自创的方法今日才说 ...
你还不如把放电腔里得地线拔了更好!                     放电腔是干什么用地啊?放电腔不能放电还叫放电腔吗???
作者: 广东水米田    时间: 2008-8-16 01:17

谢谢,我学习了
作者: 文刀    时间: 2008-8-18 20:56

有时不要做得100%的好,同一故障修好能管2年就够了,不然我看将来我们吃啥?厂家不都只包一年了嘛!
作者: 薛祖江    时间: 2008-8-18 21:07

互相学习一下,看来各有各的办法.我学习了.
作者: xiaodingabc    时间: 2008-8-21 20:53

看来各有各的办法,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3504811    时间: 2008-8-21 22:36

原帖由 三和家电 于 2008-8-14 11:38 发表

你还不如把放电腔里得地线拔了更好!                     放电腔是干什么用地啊?放电腔不能放电还叫放电腔吗???
还没有人投诉过显像管短命了,证明方法可行,放电腔是保护作用,但两全的办法不多。
作者: 万灵    时间: 2008-8-27 18:49

维修经验让小弟我学习一下!!谢谢!!
作者: 江东维修    时间: 2008-8-27 19:20

各有各的好办法,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李军辉    时间: 2008-8-27 19:27

原帖由 3504811 于 2008-1-20 21:09 发表
楼主的方法已过时,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我曾经回复过换管座能用10年,但会短了财路,大约在2000年至今,就大多采用"拆管座涂灭弧剂于放电腔里"的办法,7~8年来还没碰过经我手的管座出现受潮的现象.本人自创的方法今日才说 ...
我也用的这种方法,就是有一样:太受用,没有回头客,财路也就快堵住了
作者: hyd    时间: 2008-8-30 10:43

学习下,很好很强大
作者: 三毛维修    时间: 2008-8-30 10:53

原帖由 文刀 于 2008-8-18 20:56 发表
有时不要做得100%的好,同一故障修好能管2年就够了,不然我看将来我们吃啥?厂家不都只包一年了嘛!
这哥们说的是呀!!![attach]67321[/attach]
作者: jfl    时间: 2008-8-31 16:40

都是好办法,学习了,
作者: 电子玩家586    时间: 2008-9-1 09:22

此方法是不错,十五年前我就开始用了,虽然说是取消了放电腔,但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由此而引起显像管损坏的,倒是有很多顾客由此慕名而来,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行修后不耐用,没有回头客!修后太耐用,也同样没生意!不知大伙有没有好的办法?
作者: 324019891    时间: 2008-9-1 09:26

千个师傅万个法,相互学习一下
作者: fnhxo163    时间: 2008-9-2 08:59

说得有道理!!!支持!!!
作者: 老@叶    时间: 2008-9-3 20:42

各有各的办法,互相学习
作者: danni    时间: 2008-9-7 08:59

的确如此,学习了!!!!!
作者: 子叶1975    时间: 2008-10-2 10:21

谢谢了学习一下
作者: aajzfa    时间: 2008-10-4 19:29

谢谢,我学习了.谢谢,我学习了.
作者: 雪域金兰    时间: 2008-10-18 08:50

楼主辛苦了,谢谢! 学习中
作者: 云青山    时间: 2008-10-18 12:27

楼主的第二种办法有没有危险性呀!要是再出现高压打火把那个食品袋着了火怎么办.我一直都是用的像2楼那样的办法.不过也很好.
作者: iggwgtg    时间: 2008-10-18 18:18

谢谢学习了
作者: 雪域金兰    时间: 2008-10-18 21:05

又来学习    诚恳学习     努力学习
作者: jcgscbj    时间: 2008-10-20 21:34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谢谢,我学习了.
作者: jcgscbj    时间: 2008-10-20 21:35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楼主的第二种办法有没有危险性呀!要是再出现高压打火把那个食品袋着了火怎么办.我一直都是用的像2楼那样的办法.不过也很好.
作者: as236    时间: 2008-11-10 14:03

多谢楼主发帖,引来各种妙招。学习了,谢谢!!!!
作者: 渔夫    时间: 2008-11-27 19:39     标题: “高手”修电动车

一天有一个人的电动车坏了  匆忙中推到一个修家电的那里   因为他们比较熟  比较信任   问修家电的会修吧    回答说问题不大   说我比较忙  明天来推吧   于是自己在家里修了起来   其实他没修过电车   忘了说了 车的故障是打开钥匙指示灯亮 用手转加速手柄电机稍动一下就不转了    他量了量充电插孔电压正常   卸开手柄   以为里面是可调电位器   拆开一看傻了眼   是一个象三极管的东西     由于太小又模糊仔细看也看不清型号    上电脑一查   是一个霍尔元件  不知怎样测其好坏   由于太小粘在塑料手柄上不好测  一不小心把三条脚弄断两条   真是好眼治瞎了 但是不敢肯定就是它坏了  再查查其他地方  看看有没有其他蛛丝马迹   想卸开下面看看调速器主机有没有故障  由于电瓶碍着事  先把电瓶卸掉再说  用钥匙打开电瓶闭锁  拽开电瓶  晕  电瓶插头发黑一股线被他一提掉了下来(插头线不拆电瓶看不见)   原来故障就在这里   长时接触不良发热炭化  带灯还可以  带电机就带不动了   我为什么这么清楚   那个“高手”就是我
作者: ZHANGWEI378    时间: 2009-2-18 22:20

虽然这两个小法不是很灵光,但也谢谢楼主的苦心!
作者: WHC5532    时间: 2009-2-18 22:26

这方法我在去年就开始用,效果好像还可以。
作者: 郭云秀    时间: 2009-2-18 22:38

谢谢,我也学会了
作者: 小韩jdwx    时间: 2009-2-18 22:39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你说的方法很对!我用了几年了!效果不错
作者: yhjdwx    时间: 2009-2-18 22:42

看来各有各的办法,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linan191796    时间: 2009-3-2 18:14

谢谢分享,新人学习中
作者: tgjfjeg    时间: 2009-3-2 19:51

多年不来,学习了......
作者: 黄光阳    时间: 2009-3-2 19:59

1,缠胶布不耐用的,顶多几个月就漏电(我用的是用一条透明软胶管套在接头上/两头再封死,呵呵没见返工过)
  2,直接在新管坐里挤上灭弧灵封死再换上呵呵也没见返工过!
作者: 324019891    时间: 2009-3-2 21:27

看来各有各的办法,互相学习一下。
作者: lzg56316    时间: 2009-3-2 21:30     标题: ???????

我想不开.电视厂家那些高工是干吗的.管座问题都解诀不了.哈哈....哈哈...不管怎样.了解一点总比不了解的好.谢了
作者: bluechip    时间: 2009-3-4 12:05

原帖由 天域电器 于 2008-1-20 19:30 发表
虽然这两个小法不是很灵光,但也谢谢楼主的苦心!
  1,缠胶布不耐用的,顶多几个月就漏电(我用的是用一条透明软胶管套在接头上/两头再封死,呵呵没见返工过)
  2,直接在新管坐里挤上灭弧灵封死再换上呵呵也没见返工过!
对对对,!
作者: 明亮610    时间: 2009-3-4 13:03

互相学习
作者: szrwhj    时间: 2009-3-5 16:56

嗯,我也跟着学习了!




欢迎光临 『家电维修论坛 163DZ.COM』 (http://163dz.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