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飞利浦电视维修实例(21)

无光栅、无伴音
测主输出电压仅有20V,断开行输出电路之后电压不能回升。同时注意到开关变压器发出轻微的“唧唧”叫声,从叫声上判断,开关电源处于无负载状态。测量其它各组的输出电压均偏高,其中24V电压输出点为30V,180V输出点电压超过240V,都超过了正常值。为避免高压损坏其他元件,紧急关机检查。
既然其它各组输出正常,那么问题必然出现在主输出电压专用的电路上。测量VD551正常,在线测C561已经不能充放电,拆下测量确认其完全无容量,换一新件,开机测主输出电压恢复到正常的130V,其它各组输出也恢复到正常,恢复临时处理的电路,故障排除。
在只有一路输出电压不正常的情况下,问题必然出现在该输出电压专用的器件上,C561是仅主输出电压过低的常见损坏元件。
1

评分次数

  • 精修家电4002:感谢分享,论坛有您更精彩!

飞利浦电视维修实例(22)

无光栅、无伴音
测主输出电压为0V,在线直接测量主输出电压的输出端没有短路存在。测量开关管V513基极有0.5V的电压,说明启动电路正常。用万用表2.5V电压档检测V513基极电压,同时用镊子直接短路开关变压器T511(1)(2)脚,万用表示数有所增大,说明正反馈电路已经起振,只不过振荡较弱罢了。问题应当出现在既和V512直接相连又和正反馈绕组T511(1)(2)脚相连的电路上。在线测量各个二极管,发现VD519已经被击穿,直接断开VD519不用,开机图象和声音均恢复正常,更换一个正常的元件,故障排除。

飞利浦电视维修实例(23)

无光栅、无伴音
测主输出电压为0V,在线直接测量主电压输出端没有短路存在。测量V513基极有0.5V的电压,说明启动电路正常。用和上例相同的方法试验,确认开关电源已经起振。检查V513基极所连接的电路均正常,当对V512基极的元件进行检查时,发现C515已经没有容量,直接用新元件代换,故障排除。
实际检修发现,C515的不同损坏情况对开关电源的工作影响很大,而且它是否损坏,不大容易用普通的万用表测量出来,检修时务必注意。

飞利浦电视维修实例(24)

无光栅、无伴音
测主输出电压和其它各组输出电压都是0V,各负载电路没有短路现象出现,测C507两端300V直流电压正常。测V513基极电压为0V,说明开关电源没有起振,启动电路也可能没有工作。测量VD514负极为0V,测R520、R521连接点电压为300V,而正常值应当为150V作用,分析为R521向下的通路没有形成。焊开R521一端测量,发现该电阻已经完全开路,更换新件之后故障排除.

飞利浦电视维修实例(25)

无光栅、无伴音
测主输出电压和其它各组输出电压都是0V,各负载电路没有短路现象出现,测C507两端300V直流电压正常。测V513基极电压为0.6V,说明开关电源没有起振或者处于弱振状态。用上面提到的方法判断电路没有起振,问题应当存在于开关电源的自激振荡部分。对本部分元件逐一测量,发现C517已经完全没有容量,更换后故障排除。

飞利浦电视维修实例(26)

无光栅、无伴音
直接测量发现开关管V513、行输出管V432已经击穿,测量其它主要电路没有异常。断开W551,更换V513开机,听到开关电源发出“啪啪”的响声,急忙关机。注意观察,发现电容器C562上还有冒烟现象。有万用表检测主输出电压,短时间开机,万用表指针一下子打到头,同时又有声音和冒烟出现。短时间的测量判断,主输出电压已经远远超过正常的130V,可能达到250V以上。
什么原因能导致输出电压升得这么高?测量V511、V512正常,光电耦合器也正常。扩展开检查周围电路时,发现VD517正向已经不导通,再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更换VD517重新测量,输出电压恢复到正常值。恢复临时开、短路处理的电路,更换已经冒过烟的C562,重新开机电视机恢复正常。
VD517在此处起到一个箝位的作用,能够加速正反馈导通时间的进程,它的开路导致导通时间过长,而在输出电路上输出及高的电压。

飞利浦电视维修实例(27)

无光栅、无伴音,连续烧坏开关管
直接在线测量开关管和行输出管均击穿损坏,进一步测量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更换开关管和行输出管,断开W551,再开机立即击穿刚刚换上的开关管V513。立即击穿开关管的故障往往说明问题出在开关电源本身,对周围元件细心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不正常。但是V512的BE、BC结的正向导通电。
.
1

评分次数

原帖由 三强电子 于 2009-5-10 14:05 发表
无光栅、无伴音
直观检查,发现保险管F501已经烧黑、C507顶部已经隆起、裂口。一般来说,电容器裂口属于自身质量问题,不是别的元件损坏引起的,拆下损坏的器件,换成新的元件,故障即被排除。
注意市电电压!
1

评分次数

能不能详细点?什么型号的呀 ?
感谢分享,论坛有您更精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