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我的网速可能太慢了!回复帖子怎么就看见了?
爱学习,爱电子,活到老,学到老。
非常感谢楼中师傅们的热心指教!
根据某些公式(某电工实用口决)计算,接法1中线电流是18A,而接法2和接法3的相电流也是18A,在三组发热器(电阻值)平衡的情况下,接法2和接法3是没有区别的,这说明,接法1中每根发热器上电压与接法2接法3每根发热器上的电压是不一样的.如果用此发热器来制作一个电热开水器,接法2(接法3)的总功率加起来也12KW,和接法1的一样,那么,它们烧开同一容量的水所需的时间是否一样的呢?如果是这样,那么相对于接法1来说,接法2和接法3中的发热器将更耐用,因为它们两端的工作电压低于标称电压.是不是这样的啊?
“接法1中线电流是18A,而接法2和接法3的相电流也是18A”,不会吧?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欢迎你和我交流工业控制和电子电器维修技术,也希望能成为你的朋友.
我的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68799905/infocenter
http://user.qzone.qq.com/343275798/infocenter
更正6楼说法,假如1号为12KW,那么2和3的功率为7KW,另对于三相电流不平衡或加热管的耐压为220的,3号图的零线必须安装
本帖最后由 WD40 于 2009-12-30 23:23 编辑
非常感谢楼中师傅们的热心指教!
根据某些公式(某电工实用口决)计算,接法1中线电流是18A,而接法2和接法3的相电流也是18A,在三组发热器(电阻值)平衡的情况下,接法2和接法3是没有区别的,这说明,接法1中每根发热器上电压 ...
音响电器 发表于 2009-12-30 00:21
接法1的电流的确是18.24A,不过这是相线的电流。
在接法1和接法2上来说是没有中线电流的这种说法。
接法3的中线也就是图上的N线是没有电流流过。
在上面所有图的电流都指相电流.

接法2和接法3的电流也是18A,这是不可能的.功率因电压的改变而不同的.

“相对于接法1来说,接法2和接法3中的发热器将更耐用,因为它们两端的工作电压低于标称电压”.
的确是可以这样变通使用,不过发热功率要达到12KW的话,发热丝的总功率要选36KW的左右.
每次遇到装B的人,哥都是默默的低头,不是哥修养好,哥是在找砖头!
本帖最后由 WD40 于 2009-12-30 23:23 编辑
更正6楼说法,假如1号为12KW,那么2和3的功率为7KW,另对于三相电流不平衡或加热管的耐压为220的,3号图的零线必须安装
xiaogu 发表于 2009-12-30 07:49
加热管的耐压为220的,Y接发热丝的端电压本身已是220V了,零线还须安装干啥?
不同功率规格的发热丝也不可能接成Y型的.

7KW怎样算出来的?
如没猜错的话,用你的计算方法得出来的功率应是6.93KW.可惜是错的.
每次遇到装B的人,哥都是默默的低头,不是哥修养好,哥是在找砖头!
接法1功率12KW,电流18.2A.
接法2跟3功率都是4.0KW,电流6.08A.

人家问的是几者功率的大小值,而不是比较几者功率的大小。
WD40 发表于 2009-12-28 11:56
据一《电工实用口决》中说的,三相低压电器(如电热开水器),其额定电流是千瓦数的⒈5倍,12×⒈5=18A,而单相的则是一个千瓦⒋5A,因图3中每根发热器两端的电压就是220V,对于每根发热器来说,它是工作在单相电路中的,只不过是三根发热器接在不同的相线上而已,因此按口决算就是4×⒋5=18A.我是这样计算出来,不知正确不?改天得空实际测量一下看看结果如何~
本帖最后由 WD40 于 2010-1-1 15:02 编辑
据一《电工实用口决》中说的,三相低压电器(如电热开水器),其额定电流是千瓦数的⒈5倍,12×⒈5=18A,而单相的则是一个千瓦⒋5A,因图3中每根发热器两端的电压就是220V,对于每根发热器来说,它是工作在单相电路中的,只 ...
音响电器 发表于 2009-12-31 19:35
但是你忘记了一点,额定电压是380V的4KW发热丝接在220V上,这样发热丝的额定功率已不再是4KW了.

你这样一成不变地套用公式,有点像"用明朝的尚方宝剑去斩清朝的官"一样!
每次遇到装B的人,哥都是默默的低头,不是哥修养好,哥是在找砖头!
本帖最后由 音响电器 于 2009-12-31 20:11 编辑
但是你忘记了一点,额定电压是380V的4KW发热丝接在220V上,这样发热丝的额定功率已不再是4KW了.

你这样一成不变地套用公式,有点像"用明朝的尚方宝剑去斩清潮的官"一样!
WD40 发表于 2009-12-31 19:48
呵呵~难怪我就觉得有点怪呢,真的就是忘了这一点~太谢谢你了!!!
这是本版块到目前为止在纯专业上讨论最激烈的一个话题,虽然到现在还不甚明白,也要感谢各位师傅的精彩发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