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可能吗????
日前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早就不玩九妹了。
只要升级就有目地?
真的?还是忽悠?看看
看看怎么样
刘云山在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让农民群众收听收看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新华网银川9月4日电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今天在宁夏银川召开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着眼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推动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让农民群众收听收看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主要是通过卫星直接为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家庭免费提供中央和地方4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从今年4月开始,已在宁夏、内蒙古、河北部分乡村和牧区进行了试点。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扩大广播电视覆盖,有利于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文化民生,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和政府声音走进千家万户,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重大意义,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完善政策、强化措施,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抓紧抓好。

  刘云山强调,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必须统筹好建设、管理和运用,统筹好网点布局、设备供应、运营服务,使各方面工作相互配套、协调推进。要加强内容建设,加大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多提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多推出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服务,多开发适应农民的信息业务。要把握当今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立足内容建设和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推出新的技术研发成果,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技术保障。要坚持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服务网点和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售后服务和日常维护,所有运营业务和服务项目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便于群众使用、努力降低成本,防止增加农民群众负担,以良好的服务促进推广使用、赢得农民群众。

  刘云山指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运用试点经验,科学合理地确定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工作要求。要强化政策扶持,从经费投入、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为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提供良好条件。

  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主持会议。广电总局负责同志通报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情况,宁夏、内蒙古、河北等地介绍了试点经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广电局、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广电总局开展全国直播卫星试点 惠及两亿农户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5日15: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根据中央决策部署,中宣部、广电总局从今年4月起开始推动利用直播卫星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作,并先选择了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新华社记者2日就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在京专访了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

  惠及两亿农户

  记者:为什么要开展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

  张海涛:我国的广播电视覆盖主要有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手段。目前,在全国4亿户家庭中,有线电视用户有1.89亿户,主要是城市用户,还有约2亿户农村家庭主要靠地面无线信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最多只能收看6套模拟电视节目,节目套数少,画面质量差,城乡差别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决定利用直播卫星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实施面向几亿农民新的文化惠民工程。

  今年4月,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开始推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用户可以免费收听收看到4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记者: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什么关系?

  张海涛:1998年开始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广电系统实施的投入最多、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人民群众最欢迎的一项系统工程。截至2010年“十一五”结束,已先后完成全国已通电行政村、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和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的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20户以上已通电“盲村”地处偏远,农户居住分散,工程建设就是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解决覆盖问题。“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实现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也是以直播卫星应用为主。

  本次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面对两亿户农村家庭,是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有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的延伸和发展。

  广播电视电话“三合一”

  记者: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有什么特色?

  张海涛:用户购买一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就可以享受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卫星广播节目、本地电视节目、应急广播、接打电话、浏览综合信息六项服务。

  一是可免费接收直播卫星传输的25套电视,包括中央电视台1至16套、中国教育电视台第1套、本省1套卫视以及7套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

  二是可免费接收直播卫星传输的17套广播节目,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部13套节目——这在城市中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3套广播节目以及本省1套广播节目。在机顶盒内置了一个小喇叭,不用开电视机,直接用机顶盒就可收听广播节目。

  三是机顶盒具有“双模”功能,除接收直播卫星信号外,还能免费接收当地无线发射的地面数字电视节目:本市、本县的6套数字电视节目。

  四是机顶盒具有应急广播功能,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机顶盒不论是在开机或关机状态都可自动接收应急广播信号并发出报警声音。

  五是在机顶盒上外接一个电话机,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接听和打电话。

  六是还可以免费浏览查看新闻时事以及涉农的气象、科技农贸等综合信息服务。

  记者: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在技术创新上有什么亮点?

  张海涛:有七个亮点。一是传输安全,确保机顶盒只能接收到我国直播卫星信号,接收不到其他任何卫星信号。

  二是可管可控,可管理控制每一个机顶盒和每一套节目,可以对用户实行实名制登记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三是“双模”接收,用户用一个机顶盒就可以同时接收直播卫星传送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当地发射的本地地面数字电视节目。

  四是应急广播,专门开发了应急广播系统,可为全国或特定区域用户提供应急广播服务,机顶盒可自动接收、自动切换应急广播信号。

  五是位置锁定,专门开发了全国直播卫星服务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了机顶盒位置锁定技术,利用移动通信基站进行定位,确保机顶盒在批准的服务区域内使用。

  六是电话功能,机顶盒外接一个电话机就可以打电话,在一个机顶盒上实现了广播、电视、电话多个功能。

  七是数据回传,机顶盒可以自动回传用户操作遥控器的数据,可以用于开展收视率调查,下一步也可以开展双向视频点播服务。

  直播卫星促进“三网融合”

  记者:广电总局选择了宁夏、内蒙古、河北三省区部分乡镇进行试点,现在进展是否顺利?

  张海涛:试点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进展顺利。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由用户自愿购买,由于这是实实在在的惠农举措,各试点地区财政积极对购买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的用户实行补贴政策,宁夏试点地区为每户补贴100元,内蒙古试点地区为每户补贴120元。同时,中国移动借助直播卫星机顶盒推广电话业务,并专门研究了资费政策,用户预存两年话费,即可在购买接收设施时获得补贴,减少了农村群众的负担。海尔、海信、TCL、熊猫等设备生产企业也积极参与专营服务网点和安装服务工作,并利用已有的家电销售渠道,探索各种捆绑销售模式。

  直播卫星项目直接促进了“三网融合”。通过试点,我们探索了各级广电部门、设备企业、电信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方式和推广模式,实现了广电和电信行业的“双赢”。在一个机顶盒上,既有听广播、看电视的功能,又有打电话和信息服务的功能。将来,还要逐步开发符合“三网融合”政策的广电和电信的其他服务。

  记者:这么好的服务,城镇居民能否使用?

  张海涛: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始终是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薄弱环节。直播卫星服务是国家向农村、农民倾斜的一项特殊惠民工程,目的是让农村群众免费听广播看电视,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缩小城乡差距。直播卫星服务不面向城市,因为城市家庭已经有了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这样做,可以使得城市和农村,广播和电视,卫星和有线统筹合理地协调发展。

  “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

  记者:整个工程将于什么时候完成?有没有时间表?

  张海涛:两亿户在“十二五”期间都要完成。我们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在全国推广,争取相关政策,建立服务体系,力争今年内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地区所有乡镇建立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专营服务网点,力争今年完成1000万户,明年要达到5000万户,2013年达到1亿户,2014年达到1.5亿户,2015年全部完成。

  记者:开展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有什么意义?

  张海涛:通过试点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是一项涉及农村基层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意义十分重大:一是能够尽快构建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特别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覆盖,切实增强主流媒体的辐射力影响力,真正让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进入千家万户。

  三是能够积极促进“三网融合”,有效带动农村信息化和民族工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有24家企业生产直播卫星机顶盒,有4家企业生产直播卫星解调芯片,有5家企业生产地面数字电视解调芯片,有6家企业生产位置锁定模块,还有10多家企业生产天线等设备,扩大直播卫星服务范围为民族工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据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刘云山:让农民收听收看更多更好广播电视节目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4日16:16  新华网
  刘云山在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让农民群众收听收看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新华网银川9月4日电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今天在宁夏银川召开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着眼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推动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让农民群众收听收看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主要是通过卫星直接为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家庭免费提供中央和地方4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从今年4月开始,已在宁夏、内蒙古、河北部分乡村和牧区进行了试点。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扩大广播电视覆盖,有利于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文化民生,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和政府声音走进千家万户,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重大意义,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完善政策、强化措施,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抓紧抓好。

  刘云山强调,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必须统筹好建设、管理和运用,统筹好网点布局、设备供应、运营服务,使各方面工作相互配套、协调推进。要加强内容建设,加大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多提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多推出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服务,多开发适应农民的信息业务。要把握当今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立足内容建设和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推出新的技术研发成果,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技术保障。要坚持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服务网点和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售后服务和日常维护,所有运营业务和服务项目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便于群众使用、努力降低成本,防止增加农民群众负担,以良好的服务促进推广使用、赢得农民群众。

  刘云山指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运用试点经验,科学合理地确定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工作要求。要强化政策扶持,从经费投入、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为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提供良好条件。

  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主持会议。广电总局负责同志通报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情况,宁夏、内蒙古、河北等地介绍了试点经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广电局、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刘云山:让农民收听收看更多更好广播电视节目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4日16:16  新华网
  刘云山在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让农民群众收听收看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新华网银川9月4日电 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今天在宁夏银川召开全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着眼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程,推动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让农民群众收听收看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主要是通过卫星直接为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家庭免费提供中央和地方40多套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从今年4月开始,已在宁夏、内蒙古、河北部分乡村和牧区进行了试点。

  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扩大广播电视覆盖,有利于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文化民生,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党和政府声音走进千家万户,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要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的重大意义,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完善政策、强化措施,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抓紧抓好。

  刘云山强调,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必须统筹好建设、管理和运用,统筹好网点布局、设备供应、运营服务,使各方面工作相互配套、协调推进。要加强内容建设,加大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多提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多推出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服务,多开发适应农民的信息业务。要把握当今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立足内容建设和业务发展的新要求,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推出新的技术研发成果,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技术保障。要坚持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服务网点和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售后服务和日常维护,所有运营业务和服务项目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便于群众使用、努力降低成本,防止增加农民群众负担,以良好的服务促进推广使用、赢得农民群众。

  刘云山指出,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运用试点经验,科学合理地确定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工作要求。要强化政策扶持,从经费投入、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为开展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提供良好条件。

  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主持会议。广电总局负责同志通报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作情况,宁夏、内蒙古、河北等地介绍了试点经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广电局、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返回列表